2016年5月28日星期六

李家祖屋

上一次回去看母親時,同大姐姐二姐姐還有鄰居嬸婆和我的小嬸嬸,一起去看曾經住的舊屋,母親現在身體好一些了,我也想起寫點舊屋和看舊屋時拾回來的一點點記憶。

父親說整座舊屋也就是李家祖屋,是祖先六兄弟一起建的,有多少間房間就不清楚了,大多數房間是雙層的,有的是單層的,父親說祖屋大小廳共有36個廳,我知道還有很多大小天井,祖屋算是很大了,小時候捉迷藏很難被找到,所以捉迷藏時要定個捉迷藏規則,不可躲得太遠,要麽找的人要像大海捞針了,父親說祖先六兄弟那麼早就有本事建那麼大的屋,很佩服,我也很佩服,雖然我們李家祖屋比北京故宮小很多很多很多的很多......

現在空空的整座大屋滿載了當年大人們最堅辛的日子,住在祖屋時的所有酸甜苦辣現都附在笑談中了。我記得住在舊屋裡的好多人,有一叔公一嬸婆至十叔公十嬸婆,還有一叔叔一嬸嬸,二叔二嬸.......當年我父親母親别人稱他們為一哥一嫂,有别人的二哥二嫂、三哥三嫂、四哥四嫂、五哥五嫂......,還有更多重覆的一哥一嫂,二哥二嫂,三哥三嫂,四哥四嫂了......,小孩就更多了。


這就是李家祖屋,整座大屋正面有五個大門,祖屋左右側面有三個門。




從祖屋正大門,可以看到前廳,隔着大天井後面是大廳,穿過大廳后面又有個大天井,上了梯級是後大廳。祖屋側面各三個門,中間的大門大些,內裡結构同正面大門內裡有些相似,也是一進大門就是大廳然後天井又是大廳又再天井,然後是天井左右兩邊又各有個小廳,然後是各從小走廊通到正門大廳前和後。




正大門左邊兩個大門



正大門右邊兩個大門,横側邊那兩座屋,在我有記憶起已經有了,小時候很好奇人家的房子為什麼可以有三層的。




我們走進大屋,見祖屋有些殘破,有些地方也有些塌陷,我們不敢亂走,直接來到後廳,以前我們幾家最親的叔叔嬸嬸就住在后廳的左邊,成條走廊兩邊的房間都是我們幾家的,后廳右邊也是條長長的走廊,左右結構一模一樣,父親說左右對稱的,前廳的左右兩邊的走廊和我們後廳左右兩邊的走廊一樣長長的,每半邊走廊分成三段,每段都有兩扇厚厚的門,以前每到晚上每道門都會關上,感覺安全,現在門板不見了。曾聽親友說祖屋裡很多裝飾都被外省人當古董偷走,連大廳裡兩個大柱下的類似大理石也被人偷走,記得偏藍色的圓圓的大理石很光滑,還有雕花,當時我們小孩子經常圍繞坐著,大家擔心大廳會塌陷,即刻買了兩個新的圓形大理石塊補上。




試過大雨天好多時候要用雨水在天井旁洗衣服,水缸的水得留着吃,有時大雨天一家人也要外出干活,衣服都濕透了,一定要换下洗掉,還好那時長長的走廊可以涼很多衣服。






爸爸媽媽的孩子們在梯級上跳上跳下、跳上跳下,跳呀跳都長大。













走進走廊内側,隔兩間就會有個小天井,舊屋的房間很大,一間房間在香港可以被隔作好幾間板間房了。下图有光亮的就是走廊内旁邊小天井,小天井旁是當時我堂三叔叔的厨房,走廊上面二樓是我家的小閣樓,樓下是我家小廳,小廳后面是我五嬸婆廚房,後來我小叔結婚,我家小廳也改建成我小叔的廚房,我最喜歡樓上這間小閣樓了,本要上去看看,姐姐不讓我上去,說年久失修怕危險,灰塵也多。

這間閣樓因為高过其他房間,視野高闊,通風良好,面向天井的是一整排有座位的矮矮圍欄,可以坐着觀賞瓦房頂上風景,有點像電影裡小姐的房間,我小時候經常趴在圍欄上看瓦房頂上空小鳥飛過,看大島排成人字型在天上不緊不慢的飛、看小麻雀唧唧喳喳在瓦片上跳來跳去,看天上下雨,看雨水打在瓦片上啪嗒啪嗒响着跳著,然後雨水像小瀑布般沖下小天井,小瀑布般的雨水也在小天井水面上跳,我也最經常看屋簷邊的蜘蛛網,看大蜘蛛、小蜘蛛織網,我們有時特意不把蜘蛛網掃除掉,記得那時姐姐說蜘蛛網是用來捉蚊子的,我們經常想看看蜘蛛網怎樣捉蚊子。

小閣樓側邊還有個小窗戶,可以爬出去上瓦頂,我們幾個兄弟姐妹都試過好多次,還有堂哥堂姐他們也出去過,男孩大膽,沿着屋脊到處走,都有些危險,擔心他們不小心會掉落哪個天井,我們在瓦頂上知道幾家有閣樓的,有時剛好見到有閣樓家的孩子也爬上瓦頂,就互相大聲呼叫着名字,大人知道了就會鬧了,鬧我們會踏壞瓦房頂,下雨天房子要漏水的,也知道有的地方下雨天就會漏水,我的父親要常上去修修補補,所以大男孩子常是偷偷上去瓦頂走,我見到了也不會同大人講。

我挺大的時候,記得我奶奶我媽媽也會在近窗口房頂上曬小量花生等豆類品,裝在竹籮裡的,記得近窗口處還種有兩盆太陽花,粉紫色的,那時候鄉下只有紫色太陽花,我們平時都把太陽花叫做九點花,說太陽花差不多都在早上九點鐘開,九點花就等於太陽花。

我奶奶以前住在這閣樓上,我曾夢我奶奶像觀世音菩薩坐著的姿勢從閣樓樓梯飄落,我說起我奶奶就會有淚水。








走廊的這一端,就是祖屋的側邊,以前我家廚房就在這走廊門口旁一間、每到吃飯時這小巷特別熱鬧,特別是夏天,大人小孩都喜歡坐在小巷子石板上吃飯談天,打算著明兒去田裡做什麼,田中不用忙了,又打算著上山到哪裡砍柴,姐姐她們也會議論別人,特別是四姐和同年紀的幾個堂姐,四姐姐好像特別多伙伴,特喜歡說誰長得漂亮、誰的衣服不好看,也經常喜歡談論著電影,特別是我們中國同越南打戰那時,數一數我那時還在念小學,我們村住了很多解放軍叔叔,村裡有多出房間的人家都讓出房間給解放軍叔叔住,解放軍叔叔經常放映電影,所以我們那時看了很多很多電影,我們祖屋後面不遠是林家的,我們大隊有個很大的村戲院就在後面,有電影和演戲時這條小巷就特別特別的熱鬧。我的很多記憶都是住在祖屋時。要是人的記憶都在,大家可能都會有1001夜。







在以前鄉下,十歲以上算是很大了,要幫忙做不少事情,記得有一次是在十歲左右吧,有次奶奶、媽媽叫我做家務,我扭計不願做,就獨自生悶氣坐在這石板上,收起脚背靠著墻壁,奶奶媽媽就在門口也見不到我,還在找著說“妹跑到哪裡去了,妹跑到哪裡去了......。”

小時候的天特別的高,雨也下得特別的大,覺得大人不理解小孩,現在想想大人有時也沒小孩子聰明,哈哈。







小巷左邊即我家對面圍牆內的二層半的石頭屋,是四叔四嬸很早就建好的新家,大概建在我八歲左右吧,當時我二姐還挑過幾天石頭,小時候他們家算是最富有的了,也最早有電視看,所以鄰居也就都在他家看電視,四叔四嬸也很好人,每晚都摆好很多凳子等我們去他家看電視呢,四叔四嬸年紀小我父母親一點點,現在整座屋也只有這兩位老人家住著,他們家孩子們也都另建新家搬出去住了。







小巷看下去左邊舊屋是姚家祖屋比我們舊屋小很多,右邊地方有些宽闊有石板的四叔四嬸等幾家的,那個門就是祖屋側面中間大門。

最記得我五歲那年,我從沒有四歲的記憶,住那裡面的也叫五嬸婆的女兒名叫阿雲,她大我一歲,六歲,但她矮過我很多,記得我那時經常同其他小孩子端着飯碗在她那邊吃飯,我們小孩子也會談天的,大家都在說自己幾歲時,阿雲說她六歲,我很是懷疑,說她媽媽一定是記錯她的歲數了,我高過她很多才五歲,阿雲不可能會是六歲、我記得當時其他小孩也很是懷疑,長大些後我們也提起這件事,所以特別記得。小孩子總是急着長大看世界,我那時也是,還好我們的世界算美麗。




在小巷時見有只貓貓遠遠看著我們,即刻拍下,想走進看看時,貓貓又逃開了。



以前小巷裡就是有貓、有狗、有雞、有鴨......










2 則留言:

  1. 記不起在那兒看過這樣子的大屋群串連,可能是電視上的節目介紹,戰時躲藏起來,敵人就找不到.
    你貼的這些照片黃牆斷石的很懷舊和兒夢,和你記憶的絲絲入扣.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可惜沒聽親友說這有我兒時夢的大屋子上過電視的,要是有我就當作自己也上過電視了^^。
      看過電影《地道戰》,要是日本鬼子在這裡,一定會被人打得團團轉了,哈哈。
      用來住本來是最實用的,可惜現在故鄉人又不住,那用來捉迷藏肯定最好了^^。

      刪除